还有4天就要高考了,
不管考试结果如何,
同学们都不要灰心,
因为人生有很多种可能。
一定要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
就像今天故事的主角,
虽然没有赢在起点,
但努力拼搏,赢在了终点!
他错失高考,却凭着顽强的意志自考进大学,又考上研究生。最终走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他就是攀枝花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数学教师刘冬兵。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许多人寒窗苦读十余载通过这次人生大考走进象牙塔。
但是,1991年的高考,刘冬兵却坐在中职考试的考场里。“每当看到电视里一遍又一遍播放着高考的情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刘冬兵回忆说。
看着同学们陆续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刘冬兵的心里既羡慕,又遗憾。从那时起,刘冬兵暗下决心,“一定要走进大学殿堂”。
1993年,刘冬兵从湖南邵阳技术学校毕业后,21岁的他在湖南一家工厂当上了冲压工。从此,刘冬兵开始了漫长的自学生涯。
寒来暑往、日月更替,夏天有蚊虫叮咬,刘冬兵就把双脚泡在水桶里,冬天严寒难耐,他就用台灯的温度温暖双手。
凭着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业务水平,1996年,刘冬兵被调换到了工厂的质量管理岗位工作,这意味着自学的时间更多了。
1998年,刘冬兵进入湖南电大学习,他终于走进了大学课堂。“那种幸福实在不知怎么说,我恨不得就住在课堂里,不再离开。”刘冬兵回忆说。
2004年,刘冬兵收到了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为了这份迟来的通知书,他用了整整11年的时间。那时,他已32岁。
从专业零基础到硕士研究生,刘冬兵的蜕变让他续写了“华罗庚式”的人生传奇,“这是一份宝贵的人生阅历,我要把这股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刘冬兵对记者说。
2007年,刘冬兵踏上了攀枝花学院的三尺讲台,虽然这仅仅是一次试讲,但已让刘冬兵看到了接下来要走的路。
从湖南的技术学校到重庆大学,再到攀枝花学院,刘冬兵的人生阅历证明了“世上无难事”的道理。
三尺讲台上的有心人
刘冬兵开始在攀枝花学院任教,这是他用多年的坚持不懈换来的另一次征程。
在攀枝花学院任教的第二年,刘冬兵成了学校考研辅导班《高等数学》的主讲教师,这对于刘冬兵来说不仅是挑战,还是一次信心的传递。
许多学生对考研信心不足,刘冬兵耐心细致地为他们加油鼓劲,有些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并不理想,刘冬兵就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希望。
刘冬兵的付出换来了学生们的信任与信心,他的学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的《高等数学》成绩上线率逐年攀升,单科上线率从20.88%提高到73.92%。
在攀枝花学院的校园里,刘冬兵就像一株蒲公英,他把坚持与努力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坎上。
除了教学成绩突出,刘冬兵还在科研领域“大显身手”。他在科研方面从事的是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的线性多步算法和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解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中文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在国内计算数学领域的最高水平期刊《计算数学》发表学术论文5篇。他现已成为《计算数学》期刊审稿专家。
自任教以来,刘冬兵获得2011—2013年“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7月获得“攀枝花市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7月获得“攀枝花学院师德标兵”;2010年获得攀枝花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6年、2017年,刘冬兵分别被评为攀枝花学院共产党员教学科研示范岗和攀枝花市共产党员示范岗。
学习改变命运
刘冬兵的教学风格很有特色,“刘老师喜欢和我们聊天。”“刘老师会在课堂上唱歌。”“刘老师喜欢朗诵。”……刘冬兵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数学教师。
但是,在刘冬兵看来,这并不是在课堂上“表演”,而是让数学更有魅力。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刘冬兵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学生党支部的系列活动,主动与学生谈心,与学生党员交流,带领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架构起研究生考试的文化基础,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26年岁月更替,刘冬兵实现了从工厂到大学、从书本到讲台的两次人生跨越,这样的阅历令他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人生处处充满挑战,只有勇于攀登,才能更好地续写平凡的传奇。”
看完刘冬兵的故事,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励志!
请相信,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只要自己心中的斗志还在,
未来就还有无限可能!
记者: 陶泓霖
编辑:胡德梅 (欢迎爆料、投稿、建议、吐槽……)
新闻热线:8888000 邮箱:pzhwb0812@sina.com
添加新评论